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樂活閱讀> 菲佛光人線上交流 分享《追星沐雲》心得

樂活閱讀

字級

菲佛光人線上交流 分享《追星沐雲》心得

【人間社 施曉華 馬尼拉報導】 2021-10-19
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各分會線上互動交流活動第二輪第八場,10月16日晚上8時登場,由馬尼拉第一分會承辦。此次活動主題是「讀《追星沐雲》講故事」心得分享。《追星沐雲》是慧屏法師的著作,由佛光文化製作禪閱之聲1《追星沐雲》,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鄭羽書導讀,馬一分會督導黃戴仁娜、副會長姚妮慧、幹部吳麗芳、陳英瑜為與談人分享心得,吸引100餘位佛光人線上參與互動。

活動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、馬一分會督導陳珍珍主持,會長蔡長裕致歡迎詞,感謝佛光人一如往常熱烈支持分會舉辦的活動。鄭羽書說,《追星沐雲》記錄星雲大師與徒弟慧屏法師之間的小故事,其中充滿了禪者的風趣。從出版以來,此書就一直得到大眾的熱烈追捧,慧屏法師的演講也就一直應接不暇。她個人閱讀後,對這本書愛不釋手,被書中生動有趣的故事所吸引,被大師的般若生活所感動。這本書簡直就是「佛法生活化,生活佛法化」的寫真集,是人間佛教生活化的教科書。

萬年寺監院覺林法師分享〈大師與我的小故事〉,覺得自己非常有福報,很幸運在學院的6年能夠成為星雲大師的「球友」,可以每天跟著大師學習,特別是打完球跟大師接心,更是令人珍惜懷念。

姚妮慧分享〈心念是對的〉這篇文章,讓她領悟到人生經常對於是非、善惡的判斷感到模糊,如果心念是對的,起心動念是善良的,就是在運用法門的時候一時不正當,只要經過學習鍛鍊,未來也可以大有作為。她感動於文中老和尚一念慈悲,造就了一名禪門大將。並引用星雲大師「一個出家人可以什麽都沒有,但就是不能沒有慈悲,沒有了慈悲,就不像個出家人;你有了慈悲,自然就會開出般若與菩提」,強調「心念是對的」。

幹部吳麗芳接著簡述書中故事〈轉念〉,分享讀完後,深深體會到「轉」是一種般若智慧,轉煩惱為菩提,轉迷為悟都在一念之間。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困境,只有懂得轉念,才不會痛苦;學會放下,才能活得自在,特別是在頑固疫情的煎熬下,更是要懂得轉念,宅家防疫才能身心自在,不擔憂明天,只活在當下!

黃戴仁娜讀完〈信仰,不信仰〉這則故事後,由衷敬佩大師慈悲度眾、觀機逗教的智慧。慶幸自己很有福報,能成為星雲大師的弟子,信仰正信的人間佛教。平日奉行大師「三好、四給、五和」的修行理念,做個正知正見的佛光人,將「信仰生活化」、「生活佛法化」。

幹部陳英瑜分享〈安住一方〉,表示大師說的「這世界上或許有比這更美的地方,但是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地方了。」 讓他印象最深刻。他的理解是:知足的人在條件簡陋的環境裡都能幸福快樂;不知足的人在富裕的環境中都不會感到歡喜。他學會安住這顆心、安住當下,做個知足的人。

馬一分會輔導法師有道法師分享,〈向前有路〉、〈舉重若輕〉、〈心香一瓣〉、〈給人因緣〉,這4篇故事緊緊相關。很多時候我們裹足不前,是來自於對未來的恐懼和想像,縱使生命中諸多煩惱,只要隨內心的智慧力量轉化,便可如獅子奮迅般,舉重若輕地駕馭。只要落實淨化身口意的「三好運動」,不斷往心地下功夫,開發清淨自性,便等同獻上一瓣心香。佛陀證悟世間的「緣起」提醒著世人,有因緣才能成功、有因緣才能成事。不給人因緣,豈能擁有度眾的契機呢?

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開示,此次活動選擇這本書分享,是對大師的孝意,有緣跟大師一起學佛,在菲律賓種下人間佛教的種子,讓學佛的光明長出智慧來,期許大家遇到善知識,有了正信的明燈便不害怕不恐懼,更要發願,不論願力在哪裡都要感恩每一天;即使不如意,也要感恩這也是增上緣。希望菲佛光人團結起來,用團體的力量,在疫情期間推廣素食,多一點慈悲,少一點貪瞋痴。

活動在心培和尚唱誦不同調的〈佛光四句偈〉中回向圓滿,與會者皆共識閱讀《追星沐雲》這本書,就如同置身在星雲大師身旁,聆聽大師說法。

12345678910第1 / 87頁
追蹤我們